
今年以来,江西省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兴铜矿采矿场(以下简称“德铜采矿场”)采取多工序联动,稳步提升电动轮国产轮胎使用寿命。1—2月份,德铜采矿场国产50型轮胎使用寿命同比增加了357小时。
走进德铜采矿场铜厂采区,繁忙的作业场景映入眼帘。电铲挥舞着钢铁巨臂,将矿石源源不断地装入电动轮卡车,一辆辆满载的卡车在蜿蜒的道路上行驶,奔向目的地。在这看似平常的作业流程中,电动轮轮胎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承载着矿山生产的重量与速度,也承载着降本增效的希望。“近几年,矿山决定大力推广国产胎。”德铜采矿场电动轮维修工段副段长唐伟民介绍,“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打破进口胎长久以来的垄断地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产轮胎的使用寿命,成为德铜采矿场主抓的重点问题。一方面,该场加大了员工相关知识培训力度,明确了操作标准和注意事项,积极做好轮胎季节性的更换工作,确保轮胎最优化利用。“现场要求驾驶员选择好路面,控制好车速,特别是转弯掉头时,速度一定要慢。”汽运一工段副段长许盛林介绍。该工段每个班的值班副段长负责与生产运营室和养防一沟通,做到掉块推刮及时,避免划伤轮胎;做实、做细轮胎日常的巡检和保养工作,严格按照现场管理标准化要求,加强轮胎气压检测、轮胎装配以及电动轮运行过程监控,保障轮胎的安全使用。在维修车间,唐伟民拿着气压表,仔细检测着轮胎气压,边操作边讲解:“轮胎安装之前,轮辋等备件要擦拭干净,密封安装到位,胎面不能有夹石和严重割伤,气压要在合理范围内,才能确保轮胎上机之后无异常事故。”针对该场铜厂老卡调楼下部、富家坞上部等特殊剥离作业区域,2025年年初,德铜采矿场与江铜民爆矿服有限公司联合采取措施,加大穿孔、爆破及道路技术攻关力度,不断提升“爆破效应”和“道路效应”,为电铲、电动轮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德通采矿场强化道路养护的“三个及时性”,重点做好道路拐弯区域的施工与维护,电铲作业面及卸载点的修整工作,确保道路技术参数达标,减少轮胎异常磨损,全力打造“轮胎友好型”道路,保障电动轮长周期安全运行。“1—2月份,养防二工段先后在410m台阶、365m台阶支线道路和350m台阶交叉路段埋设3路过水涵管,减少了涉水路面,保证了电铲、电动轮的正常运行。”在170m台阶17#电铲支线道施工现场,养防二工段副段长钟世勇介绍,他们定期组织装载机对道路两侧的掉块和浮石进行清扫,保证了路面的清洁度。此外,德铜采矿场定期组织召开电动轮轮胎运行分析会,建立和完善轮胎使用预警机制,加强异常消耗分析,认真查找异常原因,统筹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加强对国产轮胎的可行性调研,逐步提高国产电动轮轮胎使用,以缓解国际市场轮胎供应紧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