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作为商业组织,最重大的变革是业务变革。对于以生产基建隧道装备见长的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新装备”或“公司”)而言,2021年的一项新决策——开拓“矿山领域装备”新赛道,或将改变企业的命运,也将改变传统矿山特别是中小型矿山的未来。
近日,在国内外展会、有色金属行业大型会议等频频亮相的五新装备,引起记者的关注,就公司在矿山领域的雄心和实力,记者专访了五新装备公司高管。
通过一线调研、深入思考和分析比较,五新装备解决了“去哪里”和“干什么”的战略方向性问题,而深耕隧道装备十余年的丰富经验和技术沉淀,以及公司强大的科技研发实力,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干”,也使他们有能力将洞察变成实践。
当问到具体有哪些优势可以支撑五新装备完成进军矿山的梦想时,兼管技术的公司总经理龚俊告诉记者,首先,作为细分行业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五新装备始终将创新作为发展根本。公司拥有一套完善的研发体系,有一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省级隧道施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科技研究院,研究院下设15个专业研究所,两个实验室,研发人员超过100人(公司员工共500余人),并且,公司每年投入不低于销售额5%的经费用于技术人才培养和新产品研发领域。截至目前,公司持有专利近400项,其中发明专利70余项。
其次,公司拥有一个隧道成套装备智能制造基地,所有的核心零部件都能依靠自己生产加工,不仅杜绝了被人“卡脖子”的现象发生,关键时候或许还能“卡别人脖子”,更重要的是,公司拥有3000多个隧道开挖的经验积累和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我们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特别是对矿山领域这个新板块,我们不是招聘新人去干新板块,而是把公司最优秀的研发人员、营销人员、服务人员,都调度到矿山领域去!”龚俊强调说。
2023年11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王健一行到访五新装备
在强大的自主科研实力的支撑下,五新装备很快就推出了两款行业首创、适用于矿山小断面巷道施工的装备:小断面凿岩台车WD581、WD561,并与中国铝业、中国铜业、五矿集团、紫金矿业、中国有色集团等国内一流矿业公司达成合作。
据了解,WD561体型小,高度最矮能达到1.6米,特别适合中小矿山、隧洞掘进开挖;断面适应性强,适用于4-21㎡断面,最小可适应工作断面1.9m×1.9m;人员适应性强,首创遥控操作,操作简单易学,炮工学习两周即可上手,大大降低对操作者的技能依赖。WD581设备整机外形尺寸小,操作简单,机动性强,作业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适用于9-35㎡断面的非煤矿山掘进钻孔作业和锚杆孔施工。
一个公司能够让洞察变成行动,其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很多成熟大公司的经验在告诉我们,他们从来不缺乏洞察和新知,可惜他们没有把它变成决策和行动,比如第一台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但柯达却错过了数码相机市场。今天的五新装备,通过不断的创新,找准了市场的痛点,将洞察变成了行动,也抢占了市场的先机,未来可期!
人生或事业很少有一帆风顺的,万事开头难,尽管已经为进军矿山领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在推广实践中,五新装备还是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主要是客户在设备需求和采购代价之间的平衡还未能打破。”杨贞柿说。
具体地说,首先,从原来的基本人工到突然机械化,改变一种习惯和思维,无论是对于矿山管理者还是机械操作手来说,都需要时间去适应;其次,相对而言,中小型矿山的效益没有那么理想,要一次性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去购置机械化装备,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与一次性的明确投入相比,产出回报可能是渐进式的、综合性的,因此,虽然机械化装备的优势得到客户一致认可,但让他们真正做出购买的决策却又非常艰难。
针对这些挑战,杨贞柿首先表示:“我们不着急,这只是时间问题。”他说,公司会继续加强推广,继续深入一线,让更多人认可它的价值,同时,也会广泛收集客户的反馈建议,不断优化技术方案,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我们坚信一点,人工成本提高、安全环保压力增大,一定会加快机械化推动的速度,再加上国产装备的性价比提高,可能在未来三、五年时间里,我们有色矿山的机械化水平就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杨贞柿又打了个比方说:“就像隧道领域的装备应用发展路径一样,会经历从原始到进口装备到国产装备这样一个过程,现在隧道领域几乎看不到进口装备了。”从隧道到矿山,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推广,种种可复制的经验,以及在隧道领域的成功,让五新装备对矿山装备的未来充满信心,也底气十足。
底气不仅来源于过往的经验,也来源于公司的经济实力。作为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五新装备的资金运营一直以来都非常健康。特别是在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盈利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五新装备却逆势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87%,这让公司在开拓新赛道时,至少在资金投入方面“不存在压力”。
底气更来源于公司坚持“走得稳、走得远比走得快、做的大更重要”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公司不以做大规模为目标,而以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不追求发展速度,更注重稳扎稳打,练好内功,潜心研发不冒进。“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做事上面,对于解决行业痛点和问题、为矿山实现机械化作出贡献,我们有着更强烈的愿望。”杨贞柿表示,至少在三年内,公司会持续聚焦矿山中小断面施工装备,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延伸,将来成为能够提供矿山全套智能装备的供应商。
“立足隧道,开拓矿山,走向世界”是五新装备最新确定的战略目标,他们为此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家“隐形冠军”似的企业,通过十余年的经验与技术积累,也让我们相信,实现这个目标,指日可待。
图文来源:有色新闻,侵删